原创 科技创新助力中国—东盟环2024新澳免费资料大全境合作
中新网柳州10月30日电 (林馨)10月29日—30日,2024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西柳州市举办。来自中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专家、业内人士围绕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与实践、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等内容开展对话与经验分享,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生态环境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伙伴关系建设。
区域生态科技合作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全球性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各国需要利用好科技资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
柬埔寨环境部碳信用秘书处副秘书长威·卡迈勒表示,相信在技术转让和开发方面的投资,将为实现柬埔寨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可持续路径。柬埔寨期待继续加强和扩大与所有国家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特别是中国—东盟合作计划,以提升技术能力。
广西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兴赢表示,区域合作不仅推动整个科技进展,同时也加强区域交流。近年来,广西着力于推进生态环境的科技创新。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科研项目申报方面、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进展,生态环境的质量长期保持在中国前列。
如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就是广西生态环境进步治理的一个典范。早年柳州广受酸雨的影响,是重酸雨区。自2020年起,柳江已经连续四年,在中国地表水水质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暨南大学教授邵敏认为,中国—东盟环境合作非常重要的是科学能力建设。如打造一体化的监测感知系统,把不同国家的监测网络系统建立起来,实现数据共享;构建大气污染物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了解所在区域总体污染的排放情况;建立区域及城市大气环境预测预报系统等。
为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绿色科研交流,共同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挑战。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孙阳昭倡议,多方共享科研成果,助力绿色发展合作共赢;共建绿色科技创新网络,探讨建立绿色科研成果数据库,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新兴绿色技术实现各方成果信息化管理共享,促进企业间创新技术合作实现产业化应用。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各方面开展务实合作。自2013年以来,签署合作协议1000多项,形成一批小而美的科技项目,结出实打实的合作成果。(完)
文中提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并表示,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反映了去年中国经济高于预期的增长势头延续,以及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产生的带动作用。
吴江浩:最大原因是美国内一些人不接受中国取得更大发展,这是问题根本所在。为此美方大肆动员同盟国家,企图把中美之间的问题变为中国和世界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日本也被卷入其中。我们希望日方认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日美有同盟关系,中日也签有和平友好条约。这是经过两国立法机构批准的法律文件,双方都有履行的义务。日本国内有美国大选会左右世界局势的说法,但世界局势本不该被任何一国内政左右,其他国家也不应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无论美国内政如何变化,为了维护世界稳定与繁荣,中日关系都应坚持自己的独特“基轴”,其基本依归,就是我反复提到的中日四个政洽文件确立的原则和精神。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两国关系的“基轴”。
“融资协调机制是当前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破解房地产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协调机制“应建尽建”原则,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既要高质量完成“白名单”推送,又要高效率协调解决项目的难点问题,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项目筛选,经金融机构确认后形成第一批合格项目名单。